動態遊戲

在進行心智解讀教學時,不建議進行需要追趕跑跳之大動作的動態遊戲,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過度興奮下而分心。孩子在情緒、體力都很激昂下就很難專注聆聽問題並思考,此時若想要介入便難以收效。

不過,如果孩子偏向喜歡玩動態遊戲的話,還是有幾個遊戲可以當作簡單的介入媒介。以下便介紹幾個比較不會讓孩子過度興奮的動態遊戲,您可以挑選適合孩子的遊戲來玩看看:

1. 捉迷藏
捉迷藏,是最簡單的測試孩子心智理論能力基本線的遊戲。我將之分為基本款與改編款來說明之。
(1)基本款:
【參與者】2人以上
【玩法】
由大人當鬼,孩子跑去躲起來。倒數結束,大人開始找小孩的過程中,要呼叫孩子:「xx,你躲在哪裡啊?」,測試孩子是否會被引誘出來。
【說明】

孩子必須了解捉迷藏中角色間:「鬼想要找到人,而其他人(包括自己)不想被鬼找到。」這樣的相異信念。

不少泛自閉症的孩子,因為在角色信念理解的不足加上過度誠實,很容易被設局。當鬼呼叫對方:「你在哪裡啊?」,孩子常就情不自禁地回答:「我在這裡。」而破功。家長在家跟孩子玩捉迷藏時,可以如此設局引誘孩子發聲來測試孩子基本的心智能力。

如果孩子屢次被引誘出來,家長可以拿出孩子喜歡的玩偶或動物布偶,交給孩子跟孩子說:「娃娃跟你一起玩捉迷藏。娃娃不想被找到,所以當鬼呼叫時,娃娃都不會出任何聲音也不會跑出來。你(妳)也不想被找到,所以要跟娃娃一樣喔。」。最後再跟孩子確認要怎樣模仿娃娃及為什麼要跟娃娃一樣的原因。藉由娃娃這樣的替代角色,讓孩子因為喜歡而模仿,並進而投射到自己的立場,來理解捉迷藏中如此好玩的心智操作過程。

(2)改編款:
【參與者】3人以上
【玩法】

接著,可以進一步再改編一下遊戲規則。請孩子當守衛,而這個守衛跟其他參與者是同一國的。守衛不需要躲起來,只需要看他的成員有無躲好就好。

等到倒數計時結束,鬼開始尋找時,鬼要去問守衛其他人躲在哪裡。扮演守衛的孩子這時就要清楚知道他不能出賣隊友,所以回答”不知道”或者”不出聲”是最適當的應對,也不能探頭去看隊友躲的方向而露了餡。孩子也可以假裝瞎了或聾了,就是不能洩漏隊友躲藏處的訊息。

【說明】
設計這樣的規則,乃因為我們的孩子以旁觀者的角度在觀看他人遊戲時,常因不了解遊戲的用意及遊戲者的心態而很容易就說出他眼前所看到的情形,引發同儕的不滿。如果能夠事先多多練習,就可以在跟同儕玩類似遊戲時避免一些誤會與抱怨。
【延伸類化】

另外,這樣的規則模式也可以延伸類化到班上上課的狀況。

告訴孩子,有些時候,在教室上課就像玩這捉迷藏的規則一樣。比如說如果老師不高興地說:「剛才教室好吵,是誰在講話?」,這時,可以詢問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他(她)跟班上同學是不是同隊的?那他(她)應該怎麼做?是指出誰在講話?還是不出聲?

如此的做法,並不是要讓孩子看到不公不義時都要保持沉默,而是要孩子理解在人際社交中的一種潛規則:同儕團體對於被出賣的感受與結果,以避免孩子在不適當時機的仗義執言所造成的友伴的疏離。


2. 老鷹抓小雞
此遊戲要確定孩子沒有觸覺敏感及不會玩得過high下進行的話會比較適當。
(1)基本款:
【參與者】3人以上
【玩法】

母雞帶著小雞在吃東西。這時老鷹來了,母雞張開翅膀保護小雞,小雞則躲在母雞的後面不讓老鷹抓到。

在遊戲的過程中,便可以詢問孩子以下問題來確認孩子對角色的理解。母雞跟小雞看到老鷹的心情是如何?為什麼?而老鷹看到小雞的心情是如何?為什麼?(在小雞被老鷹抓到時) 那這時母雞的心情又是如何?那老鷹呢?

【說明】

老鷹抓小雞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遊戲。老鷹、母雞、小雞三種角色在此遊戲中就因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情緒。孩子透過這樣的扮演遊戲,可以學習推論每個角色的情緒。

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遊戲的氣氛多是歡樂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當下開心的心情投射到所扮演的角色上,而忽略角色實際的情緒。此時就必須先暫停請孩子冷靜思考後再繼續玩。

【延伸類化】

老鷹抓小雞這遊戲也可以當作是霸凌案例的縮影。老鷹代表的是惡勢力,小雞是被欺負者,而母雞則是問題解決者。

如果孩子在校或在外面有被欺負的情形卻不知所措時,在玩這遊戲時,由孩子扮演小雞,跟母雞一同大聲的對老鷹說:「走開,老鷹。我不喜歡你這樣做。」,讓孩子不僅透過此遊戲來推論角色的情緒,也能將之類化到自己可能的經驗中,學習如何對惡勢力說不。並且告訴孩子,如果對方依然如故,就要去找母雞保護。而她生活中的母雞,即為家長、老師、治療師等等可以協助孩子的大人。

(2)改編款:
【參與者】3~4人以上
我將此遊戲再進一步的改編。此改編內容需要一點孩子的專注與思考,所以如果人數充足,最好孩子不要扮演母雞小雞及老鷹這三個角色,而是先請孩子假扮為母雞的朋友(比如說貓頭鷹)在旁邊觀察看戲。人數只有三人時,就由孩子來扮演母雞。然後開始進行以下內容的玩法。
【玩法】

「母雞看到老鷹後,就趕緊叫小雞躲起來(躲在甲處)。

但是老鷹早就飛過來並說:「哈哈~小雞,別躲了。我已經看到你躲在哪裡了。」。這時,母雞為了保護小雞,便抓了地上的沙子往老鷹的臉上丟( 扮演母雞的人就要假裝拿起沙子做丟出去的動作 ),老鷹被沙子丟到眼睛後摀著眼睛哇哇大叫:「天啊!我看不到了。」。

這時,小雞偷偷地離開原來躲藏的地方,再換個地方躲起來(躲在乙處)。

小雞躲好後,接著,老鷹終於把沙子弄掉,睜開眼睛生氣的說:「可惡的母雞!沒關係,我還是可以抓到小雞。我知道他躲在哪裡。」

等孩子看完過程比較進入狀況後,再重演一次。為讓孩子有參與感,可讓扮演貓頭鷹的孩子去協助小雞躲藏。人數不足時就由孩子來扮演母雞協助小雞。

在最後老鷹睜開眼睛要去找小雞時,給孩子一個關鍵問句,問孩子:「老鷹認為小雞是躲在哪裡?他會去哪裡抓小雞?」

【說明】
此亦是錯誤信念的應用。孩子所看到的最後畫面是小雞躲在乙處,可能會不加思索的回答老鷹會去乙處找小雞。此時就必須幫孩子站在老鷹的角度去釐清:老鷹一開始看到小雞是在哪裡?(甲處);老鷹沙子進了眼睛後有無看到小雞換了地方躲起來?(無);老鷹沒看到的話會一直認為小雞躲在哪裡?(甲處)。

 

3.偵探偵探誰生氣
(1)基本款:
【參與者】3人以上
【玩法】

此遊戲是小學生常玩的”梅花梅花幾月開”的改編。梅花梅花幾月開遊戲是由大家圍著鬼繞圈圈,問鬼”梅花梅花幾月開?”,由鬼猜出通關密語的月份。

我將其改為”偵探偵探誰生氣”。先由小孩在中間當偵探,其他人在外圍偷偷指定某人做一指定表情,比如說生氣,然後一起牽手繞著偵探邊走邊說:「偵探偵探誰生氣?」。偵探要觀察每個人,沒答對時,大家就繼續繞圈說:「偵探偵探誰生氣?」直到偵探答對為止。

偵探猜出生氣的人後可換此人到中間當偵探,換孩子在外圍做出指定表情。口令的部分可為”偵探偵探誰緊張””偵探偵探誰擔心””偵探偵探誰驚訝”等等做其他情緒的延伸。

【說明】

此遊戲是讓孩子辨認他人基礎的情緒表情,也是在增加孩子注視及觀察他人的機會。

在遊戲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觀察當這樣的表情出現時,五官上會有什麼變化?比如說生氣的時候,眼睛會張大瞪人,眉毛會升起,嘴巴會閉著會咬牙切齒。然後也輪到孩子來練習做表情讓中間的偵探猜。泛自閉症的孩子可能對基礎情緒表情都還有所認知,但對透過表情來表達自己情緒部分相對是比較弱的,可以多多練習。

(2)改編款:
【參與者】3人以上
【玩法】
對有情緒命名的表情,孩子都很熟捻後,可以進一步不說出情緒名稱,直接讓孩子看著表情猜情緒。外圍的人私下講好做什麼情緒表情後,口令可改為:「偵探偵探看我們」,然後大家一齊做同一表情,讓孩子猜大家做的表情是什麼情緒。
【說明】

當孩子在未知的情緒線索下辨認表情會比已知的情形下還難一點,但也更能檢測孩子辨認表情的能力。而大家一起做表情時,每個人表露情緒的表情不會都一模一樣,但大同小異。此也在檢測孩子能否在相異的表情中找出共同的元素出來。

一開始的表情可以稍作誇張點,讓孩子容易猜出有成就感。接著再把表情做的自然一點,收斂一點,比較貼近真實的情況,此時讓孩子學習辨認才真能類化到日常真實的互動中。

同時,遊戲結束後,可以跟孩子討論當看到惡意的表情時,他可以有怎樣的回應?讓孩子了解有時難免會碰到他人對他做出不友善的表情動作時,這時他會有怎樣的情緒?又該有怎樣的想法來轉移這樣的情緒?以及想出可以自保又不會跟對方起衝突的的回應方式。當然,還有很重要的是覺察自己的行為是否有不當之處,先同理孩子下,再適時引導他來修正行為。

 

靜態遊戲 溝通遊戲

 

生活隨機介入 從繪本故事介入 從影片介入

從連環漫畫與心智圖介入

從社會性故事介入

 

TOP